試劑過期失效,輕則導致實驗失敗、數(shù)據失真,重則浪費寶貴樣本和研究經費,甚至引發(fā)安全隱患。告別“過期”尷尬,從科學管理與規(guī)范保存開始!
一、 常用試劑分類與核心保存要點
培養(yǎng)基 | |||
染色液/指示劑 | |||
抗生素溶液 | -20℃ |
嚴格避光! |
|
酶類 | -20℃ |
||
緩沖液/PBS | |||
生化試劑 | |||
標準品/對照品 | |||
有機溶劑/醇類 |
黃金法則:原包裝說明書是最高準則! 廠家提供的保存條件和有效期是最權威依據。
二、 杜絕“過期”尷尬的五大管理策略
-
1、醒目標識,雙重記錄:
試劑名稱 濃度/規(guī)格 -
配制/開瓶日期
-
失效日期
(原裝有效期或開瓶后重設有效期) 保存條件 配制人/負責人 所有試劑容器(包括分裝瓶)必須清晰標注: 建立電子或紙質試劑總臺賬,包含以上信息及庫存位置。 -
2、科學設定“開瓶有效期”:
-
切勿簡單沿用原瓶有效期!
開瓶/復溶后,試劑接觸空氣、溫度波動、污染風險劇增。 建立實驗室內部的《常用試劑開瓶后有效期標準操作規(guī)程》(SOP): 參考廠家建議、文獻、權威指南(如CLSI)。 結合本實驗室環(huán)境和使用頻率。 -
例如:
大部分染色液 (4℃避光):3-6個月。 常用抗生素母液 (-20℃):3-6個月 (分裝)。 無菌PBS/TE緩沖液 (4℃):1個月 (或出現(xiàn)渾濁丟棄)。 易分解生化試劑 (如氧化酶):現(xiàn)配現(xiàn)用或按說明書短期保存。 -
3、“先進先出” (FIFO) 嚴格執(zhí)行:
新購試劑入庫,將較早到期的試劑放在前面/上面。 取用時優(yōu)先使用最早入庫或最早過期的試劑。 定期整理冰箱/冰柜/儲物柜。 -
4、定期巡檢與“斷舍離”:
核對所有試劑標識是否清晰、完整。 檢查保存條件(溫度、避光)是否符合要求(冰箱溫度計要校準!)。 -
重點排查臨近有效期和已開封試劑
觀察試劑物理狀態(tài):是否渾濁、沉淀、結晶、變色、分層、長菌? -
指定專人負責
每周/每月例行檢查: -
設立“待處理/待報廢”專區(qū)
及時移走過期、變質或可疑試劑。 -
果斷報廢:
對于過期、狀態(tài)異;騺碓床幻鞯脑噭,嚴格按照實驗室危廢處理規(guī)程安全廢棄,絕不僥幸使用! -
5、人員培訓與責任落實:
所有進入實驗室人員(包括學生、訪客)必須接受試劑管理規(guī)范培訓。 明確每位成員的職責(誰使用、誰配制、誰負責標識和記錄)。 將試劑管理納入日常實驗室巡查和內部審核內容。 培養(yǎng)良好的實驗習慣:用多少取多少,及時歸位,隨手記錄。
三、 特殊場景應對
-
1、反復凍融:
對酶、抗生素、某些抗體影響極大。務必小量分裝!明確標注凍融次數(shù)(建議不超過3-5次)。 -
2、停電/冰箱故障:
制定應急預案。故障期間盡量減少開啟冰箱門;謴凸╇姾螅評估溫度敏感試劑(尤其是-20℃/-80℃保存的)狀態(tài)并記錄,可疑者報廢?紤]使用溫度報警器。 -
3、共用試劑:
明確管理責任人,確保標識清晰,使用記錄可追溯。
結語
試劑的有效管理是微生物實驗室質量保證的基石。通過清晰的分類保存、嚴格的標識記錄、科學的開瓶有效期設定、徹底的FIFO執(zhí)行、定期的檢查清理以及持續(xù)的人員培訓,我們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“過期”試劑帶來的尷尬、浪費和風險。讓每一份試劑物盡其用,為每一次實驗結果保駕護航!
小貼士: 制作簡明易懂的“常用試劑保存與有效期速查表”貼在冰箱/儲物區(qū)附近,方便大家隨時查閱!
這份指南助你建立規(guī)范的試劑管理體系,從此告別“過期”困擾,實驗更安心!